(一)我們將前往台中市第三市場進行戶外教學,由於此次參觀的商店類型與環境不同於以往的經驗,而老師也考量到孩子當天活動的安全性與學習效益,因此特別向孩子進行行前說明,以確保當天的戶外教學活動,大家都能平平安安、收穫滿滿的回到學校唷!
宣導事項:
1.當天08:30前到校、攜帶可揹式水壺、戴帽子、穿步鞋、圍兜+便服。
2.走路請靠邊,並留意四周的環境(例如:汽機車、送貨推車等)。
3.務必跟緊老師的腳步並與身旁的小朋友手牽手。
4.用眼睛看,不隨意動手觸摸。
5.眼睛變成照相機,將看到的菜市場景象拍下來,並回校與大家分享。
6.耳朵變成收音機,仔細聆聽老師的指令與訊息,也聽聽菜市場裡的各種吵雜聲。
此外,老師也在假日分享的時間裡,特別與孩子分享到,老師週日時有到第二市場逛街,並將第二市場裡的人事物等景象拍攝下來和孩子們分享,老師眼中所看到的第二市場,也是為本週的課程活動-「菜市場」進行暖身唷!
(二)本週的課程主軸,老師將從上週大賣場的商店類型轉移至「菜市場」,由於在主題課程進行中,老師曾經與孩子討論過「菜市場」的議題,也曾與孩子分享「第六市場」的逛街經驗,且也基於班上孩子對於菜市場的舊經驗較豐富,因此在主題課程接近尾聲之際,我們決定一同來探訪「菜市場」。首先,老師先以繪本-「早起的一天」揭開課程的序幕,透過繪本的分享讓孩子從中觀察並得知,菜市場的營業型態、販售商品的類型、商品的陳列擺設、銷售的手法等部分,的確都不同於以往所參觀過的商場類型。
(三)接著,延伸故事中的情境內容,老師詢問孩子,是否有到過菜市場購物的經驗?那麼對菜市場的印象為何呢?
老師:「你們有跟小珍珠一樣,去過菜市場嗎?」
獅子班:「有!」(約有2/3以上的孩子回應)
老師:「那麼講到菜市場,你會想到什麼?例如:我會想到魚腥味。」
柏睿:「我會想到很多人。」
芷萓:「所以菜市場就會很熱鬧。」
泓溢:「我覺得菜市場很擠,因為攤販很多,所以路很小。」
以安:「菜市場會有香味,因為老闆會煮東西。」
承澔:「我覺得菜市場很吵鬧,還會有老闆在剁東西的聲音。」
佑軒:「還有雞在叫的聲音。」
允恩:「也有老闆在叫賣的聲音。」
予嘉:「我覺得菜市場很大,它有賣很多東西,有賣吃的、喝的,還有衣服。」
定予:「菜市場會有很多摩托車。」
宥辰:「還有汽車。」
秝暟:「菜市場的地板都濕濕滑滑的。」
芸竹:「地板也會掉很多不要的菜或是垃圾。」
晏齊:「菜市場的商品都是裝成一袋或一盒,再用籃子裝起來。」
芸竹:「然後一籃一籃的擺出來給客人買。」
奕婕:「去菜市場買東西也要準備購物袋。」
宸樂:「菜市場沒有停車場。」
采玹:「也沒有購物推車。」
宥辰:「也沒有電梯或手扶梯。」
允恩:「也沒有廁所,所以我覺得菜市場很不方便。」
老師:「以上都是你們分享去過菜市場的經驗,接下來我們來觀賞幾部影片,看看影片中的菜市場是不是像你說得這樣唷!」
(四)於是老師播放數個關於菜市場的影片讓孩子觀賞,其中有傳統菜市場和經由改造後具有設計感的現代菜市場。
由於菜市場影片當中有提及生鮮類食材如何進行挑選,以及各家攤販老闆皆對於自己所販售的食材都有堅持新鮮的態度,於是老師也運用繪本帶入引導,也讓孩子未來在與家人上街購物時,對於挑選新鮮的食材有基本的常識和技能。
最後,老師帶領孩子一同歡唱菜市場的歌謠,結束認識菜市場相關的認知活動,週三我們將實際前往菜市場,透過實地參訪的過程,讓孩子對於菜市場有更多經驗的累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