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(一)週一時,老師帶領回顧先前至員生社參觀的照片,讓孩子們回憶至員生社看到的各式商品種類、設備、標誌等。並提前預告本週三要至全聯福利中心進行參觀,可以觀察室內設備擺設與孩子觀察到的員生社有何差異性。

CIMG6593.JPG

CIMG6598.JPG

 

老師:「還記得我們學校的員生社有看到或賣哪些東西嗎?」

以安:「有哥哥姊姊用的餐具。」   采玹:「有賣制服。」   允恩:「有冰箱。」

定予:「看到有賣襪子。」   柏睿:「還有一箱一箱裝起來的食物。」

宣守:「有麵包。」  泓溢:「有筆記本。」  亭語:「裝包子的袋子。」  晏齊:「水。」

老師:「那員生社跟外面的商店(例如:家樂福、全聯)有哪些地方不一樣呢?」

以安:「全聯有推車,員生社沒有。」   奕婕:「全聯有賣酒的地方。」

承澔:「全聯的櫃台後面還有可以買東西的地方。」

    因應至全聯福利中心進行校外參觀,讓孩子可以觀察到商店的建築物形式與特有標誌,所以老師事先從網路上收尋商店的照片,讓孩子先行認識全聯的標誌符號,以及標誌是由哪些圖案形狀所組合而成的。

定予:「標誌很像一座山,裡面有三角型。」   秝暟:「裡面有一個菱形。」

子傑:「外面有一個圓形。」   承澔:「有藍色、紅色。」

(二)昨日的課程活動中,老師藉由電腦撥放圖片的方式,讓孩子們觀察員生社與一般商店的不同之處,於是今日老師將焦點聚焦於,教室裡娃娃角的商品櫃,與一般商店陳列商品的方式有何不同?

CIMG6607.JPG

CIMG6608.JPG

CIMG6613.JPG

(三)孩子們有觀察到娃娃角商品櫃與一般商店商品櫃陳列方式的不同,以及孩子們也提及在娃娃角進行扮演活動時遇到的不便之處,於是老師帶領全班孩子來進行商品的分類工作。

老師:「這麼東西我們要怎麼分類呢?你們先觀察看看這一堆商品裡,可以先怎麼分成兩大類?」

獅子班:「……。」

        由於孩子們較無分類商品並命名的概念,於是老師帶領孩子們觀察這些商品的屬性特徵,並決定先將商品以「保存」的方式來做區分,最後分成「冷藏類」與「不需冷藏類」。在「不需冷藏類」中,我們又以可不可食用細分成「食品類」(由柏睿提出)與「生活用品類」(由允恩提出)。

CIMG6631.JPG

CIMG6637.JPG

(四)完成了「生活用品類」與「食品類」的分類和放置之後,老師與孩子們討論如何保存需冷藏的「生鮮類」食品。

 

老師:「剩下這些需要冷藏的生鮮類食品應該要放在哪裡呢?」

允恩:「它們放在商品櫃裡就好了。」

老師:「可是它們需要冰起來耶!」

晏齊:「那我們就假裝這個櫃子是冰箱。」

采玹:「可以貼紙條告訴大家這一個櫃子是冰箱。」

老師:「可是我們去買東西時,不會遇到這樣的狀況,東西就是冰在冰箱裡。那我們可以怎麼做才能有一台冰箱呢?」

威宇:「我們可以用紙箱做啊!」

老師:「這是一個好辦法唷!那我們需要一起收集紙箱來製作一台大冰箱。」

獅子班:「好唷!」

CIMG6649.JPG

CIMG6650.JPG

    週一的課程活動,我們讓孩子透過觀察以比較員生社與一般商店在商品陳列的不同,接著我們讓孩子思考,娃娃角商品櫃與一般商店商品擺放的差異,並讓孩子從中習得與經驗「分類」和「命名」的概念,也因為娃娃角缺乏冰箱以冷藏生鮮類食品,於是最後師生一同決定收集紙箱,以製作冰箱來保存娃娃角裡需冷藏的生鮮類商品唷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興大附農附幼 的頭像
    興大附農附幼

    中興大學附屬高農附設幼兒園

    興大附農附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